藏医治疗学
藏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四种,亦即:饮食治疗、起居治疗、药物治疗和体外治疗等。一般人们得了病才去治疗,不注意平时的饮食起居。藏医学非常强调饮食起居方面的知识。《四部医典》的“总则本”第五章中记载:“医治疾病的善方有饮食、起居、药物、外治共四种”。还在《后续》第二十六章中所载:“调养治法虽然有一千零二种,然而概括起来,只有饮食、起居、药物、外治等四种。”
饮食
饮食是藏医极为重视的一种治疗方法,它的有益和有害作用在《论述本》的“食物章”中有详细的记载:“合理的饮食会使身体健康长寿。如果在饮食方面发生低、超、反的情况,便会生病,甚至生命受到危害,”因此善于安排饮食是很重要的。人们都必须懂得关于饮食方面的知识,同时断除对身体不合适的饮食,平时各种饮食不能过饱和过饥,需要均匀地食用。始终要根据饮食性质的轻重适量饮食。性轻的食物要吃饱,性重的食物只能吃半饱,使其顺利消化,这是身体产生热量的保证。如果不适量地进食,量少则不能增长体力,容颜也会衰败,随之就要产生隆病;若食量过超时,消化不良,胃液过多,会阻塞伴火隆运行的脉道,因而胃火衰败,一切疾病会随之发生。
按照食物的轻、重性质,胃火的强弱,胃部容积的四分之二应留给食物,四分之一留给饮水,四分之一留为空。吃过食物后适量饮水,使其糜烂消化,增长体力。若患声音嘶哑、肺穿孔、咯痰、感冒、锁骨以上部位患病者,便不宜过量饮食,否则将有危害。胃火弱者,吃肉后,应该适量地喝点酒;若消化不良而腹胀时,则应喝适量的开水。消瘦者若希望胖一点,吃过食物后可适量喝点酒;肥胖者若希望消瘦一些,吃过食物后可喝点蜂蜜水。当吃了乳酪、酒以及被消毒物污染的食物后,喝点凉水,可有补益。在吃饭前若喝点水,则可使身体肥瘦适中;在吃饭期喝点水,可使身体粗壮;在吃饭后喝点水,可使身体消瘦。这样可使生命按自己的规律发展,促使胃火燃烧,身体清爽,开胃进食,五脏功能良好,增长体力,大小便都能顺利运行。这些都是饮食适当的结果。
藏医会对浅病者建议适当的食物及戒吃某些食物,而且透过调节饮食时间、食量、进食密度及次数来达致饮食的治疗效果。比如:在对治慢性病及潜伏病时,医师会先建议病者以改进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方式来调整体内的元素。在这些方法都不奏效时,才会考虑采用药物或外治的疗法。
起居
起居分为日常的起居行为、季节性的起居行为和正法行为等三个。日常起居行为是为了一切众生的身心安乐和延年益寿,应该经常佩戴药宝丸、最佳的柯子、灵丹妙药的护身符等。在生活中禁忌不合适饮食和起居,要经常克服能诱发一切疾病的外缘。对于舌等各器官不能使其疲困不堪。藏医对卫生方面很讲究,若经常沐浴能增长精液,增加身体的热量,容光焕发能消除身体的发痒、多汗、有气味、制止消瘦和降低体温等。
季节性的起居行为,在藏医中分为孟冬、冬季、孟春、春季、夏季、秋季等六个季节。应根据冬夏日更替,春秋相象,日偏南偏北等不同时节选择适当的起居行为。诸如:孟冬夜晚较长,容易饥饿,因而身体的元气会耗损,所以要用芝麻油在身上涂抹搓摩,要吃一些肉汤油性的食物,穿皮衣,常穿鞋子,要晒太阳或烤火等。冬季气候更加严寒,则更应该按照孟冬的起居行为。孟春太阳暖和之故,胃火减弱,培根随之升起,因此要适量地服苦、辛和涩的饮食,在芬芳的林荫处休息,减少活动量,用豆粉齐搓擦身体以消培根病。春季天气非常的炎热,体力消耗很大,要服用甜味食物,主要应吃轻、油和凉性效能强的食物,穿单薄的衣裳减少活动量,用冷水洗澡及居住在阴凉清爽的地方。夏季雨水量频繁使大地湿润,风凉大盛,危害着人们的胃火,为了增加胃火,要服用甘、酸、咸味的轻、温、油性的食物,喝一些干燥地方产的粮食酒,不得乘凉。秋季是禾穗成熟的时期,因秋热之故,易起赤巴病,要服用甘、苦、涩味的饮食,寒热要均匀等。总之,依据上述六种不同时节,选择适当的起居行为对预防疾病有特殊的作用。
临时性的起居行为十三种,当生理上发生饥饿、口渴、呕吐、呵欠、喷嚏、呼吸、瞌睡、吐痰、吐唾沫、大便、放屁、小便、射精等现象时,应该因势利导,方便行使,不得遏止。饥饿时若不能进食喝水,则身体将亏损不堪,胃口受阻而头晕。须以轻而滋润的温热性的食物和饮料来解除。若口渴时阻止饮水,则口干头晕,心脏病发作,甚至会发疯。对此,须给予饮料,方能消除。若阻止呕吐,将会发生胸口阻塞、眼疾、多痰、瘟疫等症,对此闭斋禁食,需用烟熏、锐性药物煎汁漱口等方法来消除。若阻止喷嚏,则会发生视物模糊、头痛、唇口歪斜等症,须用锐性的烟熏、鼻药、看太阳等方法来消除。若阻止呵欠,则会发生象止喷嚏时所发生的一切病症,需用祛隆医疗方法疗效较好。因疲晕过度而呼吸不畅时,将会发生痞块症、心脏病等症,须采用休息、升隆的方法来医治,疗效显著。若阻止睡眠,则会发生呵欠多,视物模糊,不消化等症状,对此需用饮酒、喝肉汤等方法医治。若阻止吐痰,则会发生痰塞,呼吸不畅等症状,对此须用消痰法治疗。若阻止眼泪外流,将会发生心痛、头痛、胃口受阻等症状,对此,须用饮酒、睡觉、与知心朋友谈心等方面医治有效。若阻止放屁,则会发生大便秘结、痞块、绞痛、视力衰减、心脏病等,因大便秘结而向上逆转,产生头痛、小腿抽筋、感冒等症状。若阻止小便,则会发生结石症、尿道炎、多种生殖器疾病,以及放屁阻塞时所发生的一切病症,对此应该用锭疏通、按摩、热敷、服用药油滋补剂等方法治疗。若精液被阻,则精液滴漏,引起男性生殖器的疾病,小便闭塞,结石,阳萎,变成中性,对此应该采取手术疏通,热敷身体,进行房事,服用麻油,喝牛奶,吃家禽肉,饮酒等方法治疗。总之上述细解的十三种临时性的起居对预防疾病及消除已存疾病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身与心有直接和间接的关连,情绪的过度波动往往会牵引肉体患病。心中的平和及开朗是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关键。所有的疾病和痛苦都源出于我们内心的贪、瞋、痴三毒。如果想好好养生保健的话,除了注意饮食方面以外,应当好好训练自己不受这三毒的影响,这样便会心情常开朗,少了暴怒等心理状况,身心健康自然会好。
药物
药物的实践方法有平息药和清泻药两类。平息药主要有汤剂、散剂、丸剂、膏剂、药酒、草药配方和贵重药剂等配方。清泻药有下泻前的油疗方剂、吐泻药剂、鼻药、温和导剂、猛烈导剂和脉泻药剂等配方。这些配方都是消除疾病的武器。对于药物的详细解说可以在藏医药理学中得知。
外治
藏医外治疗法主要包括柔治法(熏蒸、药浴、涂擦)、糙治法(放血、火灸、棒刺等)和峻治法(剪割、截断、清除等)。外治所使用的器械也多种多样,有探测伤痛的钳、刀、刺、火罐等多达上百种,它们的用途各异,制造也精美堪称藏医学中的瑰宝。外治实践早已在群众中很流行,春秋季时用自然温泉法医治的疾病有白脉病、关节炎、皮肤病、骨质增生、肾病等。外治中针刺放血和灸法在群众中十分盛行,尤其是农牧民当中广泛使用。
火灸疗法运用甚广,将艾绒做成大小不一的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来防病和治病的一种方法。火灸治疗前,医生必须识别火灸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若不明白适应症和禁忌症,就会产生各种副作用无法达到火灸的治疗目的,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因此,要选择纯天然的艾叶,明确施灸的适应症及穴位,懂得施灸方法、配合患者的情况下正确地施灸,才能达到防病与治疗目的。
放血疗法是系用小刀切开人体某些部位的浅表静脉,放出小量血液,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诸如瘟病、波动热、扩散伤热、疖肿、丹毒、黄水病、肝病、脾病、口腔炎、眼病、头痛病、麻风病、疮疡症等均可试用放血疗法。放血疗法的患者必须身体强壮,对老人、小孩、体弱者和孕妇均不宜采用。
总之,外治疗法方法甚多,其中加药水浴、药物擦身等常用以治疗瘫痪,关节炎,四肢肌肉萎缩等慢性疾病。
在治疗实践中,要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原则分为九条:
1、对诊断没有把握的疾病好比猫找老鼠那样耐心等待、仔细观察,然后确定诊断。
2、对诊断确定有把握治疗的疾病, 要像在山顶竖立旗帜一样,明确地告诉患者该病有办法医治,并立即进行治疗。
3、虽然对疾病有了认识,但是药力尚未击中疾病,这时首先要搞清病因,再采取措施。
4、对于以前其它医生治疗过的疾病,要详细分析低、超、反的具体情况后,即像水鸟捕鱼一样,毫不耽误地进行治疗。
5、对于严重的疾病,要从药物、外治手术、饮食、起居等四个方面进行治疗。犹如同敌人打仗一样,须采取歼灭战的办法,消除疾病。
6、病情不严重的,须从饮食、起居、药物、外治四个方面逐步治疗,好像登梯一样,一步一步地上去。
7、对单一型的疾病,须像英雄攻打敌人一样,要果断,而不妨害其它,以免诱发其它疾病。
8、对混合型(合并病)的疾病,须特别重视四大调和,哪种疾病严重,便先医治哪种病。
9、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精气等七大物质、居住处所、季节、体型、年龄、病情轻重、发病部位、体温、体质、习惯等都要全面考虑。正确掌握药物的剂量,犏牛应负犏牛的驮子,绵羊就负绵羊的驮子,即按实践情况治疗,详细地所载。如果医生未做到上述九条特殊的治法,在治疗上有特大危害。正如《四部医典》中所载,不懂治疗方法的医生,好像在黑暗里瞄靶子,所开的药物根本击不中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