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的栽培与种植
门孜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存,推广和实践藏医药和天文历算学的传统理论体系,提高广大民众的卫生保健知识,为了所有的人不分国籍,信仰和肤色,提供方便的医疗服务,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特别关爱难民的健康与生存。建立药房和门诊,培养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学者,继承和发展藏医药和天文历算学,同时,与印度和国外的医疗机构合作;通过医疗、演讲和展览等学术活动,宣传和发扬具有高原民族特色的传统藏医药理论体系。

从1998年开始,门孜康率先开展了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栽培与保护项目。 其项目是将濒临灭绝的物种重新引入自然栖息地,保护和繁殖,以实现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遵循WWF和印度TRAFFIC的制定规则;选用喜马拉雅山带北部和东北地区的药用植物;根据自然栖息地、海拔范围、位置、地形和气候要求试点种植一些珍稀、濒危、濒临灭绝的药用植物。
随着环保和药材的需求量种植药材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业。我们全力以赴想尽各种办法克服种种困难对几位年轻人培训了种植技术。首次在大吉岭试验种植草药,依次在达拉克、大旺和炯德拉等地进行种植技术,若是种植成功就得尽力扩大种植业。
第一,西孟加拉邦大吉岭的索纳达(Sonada 海拔2140米,5英亩地)。自1998年启动种植计划以来,索纳达是首次启动试点种植计划的地区,主要种植绿绒蒿和小檗、雪莲等药用植物。
第二,拉达克的阿格林(Agling 15000平方英尺),于2005年启动试点种植计划。在这里主要种植了一些稀有和濒危的高海拔寒的药用植物。比如:沙棘和金丝桃、旋覆花等。
第三,印度东北部阿鲁纳恰尔邦达旺地区的基特皮(KITPI 3 英亩土地)。居住在这里藏人向门孜康提供了一些种植地及药用植物。 比如:木瓜、荠菜和小檗等。
第四,喜马偕尔邦迥德拉地区。于2011年,开始新建设的种植基地。用于种植一些独特、珍稀的藏药药用植物。 我们尝试了栽培了几个物种,如:红花、雪莲、瓦西卡阿达托达、生姜、鬼臼和牛蒡子 等。


在雪域高原、印尼边界和印度等十七个地区大概探索出不同种类的草药700个、拍摄四千多张照片和四十种矿物药等保存在药材的储存房,以及搜集到四千种干草药,都贴在纸上保存。
我们在药材产量高的地方寻找土地试验种植技术,在适合草药生长的地区种植草药。这不仅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种植业的发展起了作用,还对该地区父老乡亲的生活也有所改善,无业游民也会有工作做,这也是我们未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