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基础理论
藏医是以“三因学说”为核心,人体的“七大物质”和“三种排泄物”为基础的传统医学,与西医和其他传统医学相比之下有着不同的观点及治疗体系。
人的体内存在着三大因素:隆、赤巴、培根;七大物质:饮食精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三种排泄物:大便、小便和汗液。三大因素又支配着七大物质及三种排泄物的运动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三大因素、七大物质和三种排泄物保持着相互协调,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隆”是推动人体生命机能的动力,与生命活动的各种机能密切相关。它聚集在心、大肠、皮肤和骨骼里。主管呼吸、肢体的活动、血液循环、五官的感觉、大小便的排泄、帮助分解食物并输送饮食精微等。根据隆的不同机能和分布的部位不同,把隆分成五种。
- 维命隆:音译“索增隆”。它存于人体头顶部,其运行的部位是咽喉和胸部。司人体的吞咽动作、呼吸运动、唾液分泌、打喷嚏、打饱呃、提高记忆力、增强五官及维持人体正常的精神状态。
- 上行隆:音译“紧久隆”。它存在于人体的胸部,并运行于鼻部、舌头和咽喉部位。司发音、增强肤色、精神振奋、提高记忆力,及使人善于思考。
- 遍行隆:音译“且写隆”。它主要存在于心脏,并运行于全身。司人体四肢的活动、屈伸行走、眼睛及口唇的开合、及主管人的语言和思维活动。
- 伴火隆,音译“美年隆”。主要存在于人体胃脘部位,运行于人体内部各脏腑器官之间。主管人体的消化机能,分离食物的精华和糟粕,促使血液的滋生和成熟。
- 下泄隆:音译“吐塞隆”。它存在于人体的肛门部位,运行于人体的下部,包括大肠、膀胱、会阴等部位以及大腿的内侧。司人体精液、月经和大小便等的排出、忍便及妇女的分娩。总之,凡人体下半身的各种机能,都由它来司理。
“赤巴”是主导人体各脏腑机能活动的一种因素。它聚集在肝脏、小肠和血液中,主司热能的产生并维持体温、增强胃的功能、能消化、长气色、壮胆量、生智慧、使人知饥渴等。根据赤巴分布的部位和具体功能的不同,赤巴分成五种:
- 能消赤巴:音译“赤巴久觉”。它存在于肠胃之间,加以分离食物中的精华和糟粕、产出热能、并协助其他各种赤巴的作用能正常地进行,更好地发挥其生理作用。
- 变色赤巴:音译“赤巴当久”。它位于肝脏,主要作用是使食物中的精微所包含的色素变成体内各种成分应具有的色泽。如血液中具有的红颜色、胆汁中的黄绿色,以及肌肉的红色、粪便中深浅不同的黄褐色等等。
- 能作赤巴:音译“赤巴朱且”。它位于心脏部位,其职能是司人的思想意识,负责人的胆略,使心胸开朗,有谋识。人的欲望和傲慢的情绪也与它相关。
- 能视赤巴:音译“赤巴通且”。它位于人的眼部,主宰人体的视觉,使人能看到周围的物体,并辨别各种颜色。
- 明色赤巴:音译“赤巴多塞”。它存在于人体表皮的部位,使人的皮肤细腻、润泽和光亮。
“培根”具有水和土的性质,与体内津液、粘液及其他水液的物质和机能保持密切的关系。分散在脾、胃、肾和膀胱内,司味觉,供人营养和输送体液、保持水份;长肌肉、润皮肤、调节人的胖瘦、正常睡眠、性情温和等。根据培根分布的位置及功能,分为五种:
- 能依培根:音译“培根丹且”。它位于胸中,是五种培根之首,协助其他四种培根的正常机能运转。当人体内的体液水分产生异常,即多或少时,能依培根起着调节的作用,使其恢复正常。
- 能化培根:音译“培根涅且”它位于胃的上部,能磨碎食物、消化腐熟食物。这一机能还需与消化赤巴和消化隆共同完成。
- 能昧培根:音译“培根酿且”。它位于舌头的部位,其主要功能是主管人体尝味的机能,辨别食物的各种不同味道。
- 能足培根:音译“培根曾且 ”。它也位于头部,在外界刺激作用下,它能使人体产生各种精神情绪,如喜、怒、哀、伤、知足、满意等。
- 能合培根:音译“培根交且”。它分布在各个关节部位,其功能是对关节连接的部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负责关节的屈曲和伸张,使它们能灵活地活动。
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隆、赤巴、培根三者虽然各有特点,自具职能,但是它们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和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共同维持着人体的平衡和正常的生理活动。
七大物质中,以饮食精微最重要,其它物质均由它转化而来。血能维持生命;肉似围墙,保护身体;脂肪能柔润身体,悦气色;骨为支架,构成躯体;骨髓生精;而精的功用是生殖繁衍;至于大、小便及汗三种排泄物则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产物,汗则尚有温润皮肤的作用。
正常人体内,三大因素、七大物质及三种排泄物之间保持着相对平衡。一旦内外环境变化,平衡破坏,将会引起疾病。特别是隆、赤巴、培根中某一种因素的功能亢进、低下或互不协调,不仅可引起隆病、赤巴病、培根病,而且还是造成其他疾病发生的原因。